所谓的“小鲜肉”和“老腊肉”,其实指的是翡翠的种老和种嫩。
经常去翡翠市场的翠友,应该对这两个名词很熟悉。
毕竟种老和种嫩,也是评判翡翠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那么这些行内人在说一块翡翠种老或种嫩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有一些翠友认为翡翠的种老和种嫩,是看“年纪的大小”。
也就是说埋在地里时间越长的翡翠,种就越老。
这种说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更像是一种字面理解。
严格的来说,翡翠的种老和种嫩都脱离不了一个“种”字。
而这里的“种”指的是翡翠内部的紧密程度,也就是结构的致密性。
因此,翡翠种老和种嫩的主要区别还在于这个“紧密程度”上。
所谓的种老,指的是翡翠的颗粒越小,内部结构结合得也越紧密,说明其成矿年份比较久。
一般来说,种老的翡翠手感细腻,市场价值比较高。
种嫩则与之相反,翡翠的颗粒越粗,内部结构也会变得疏松,说明其成矿年份较短。
因此,种嫩的翡翠一般价格都比较低。
光是文字解释,可能有的朋友还不能具象化的了解种嫩和种老的翡翠,在“结构紧密程度”上的区别。
如果我们用500倍放大镜去观察的话,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两者强烈的反差。
像上面这张图,就是种老的翡翠在500倍放大镜下的表现。
可以看到颗粒的存在感很弱,几乎没有什么间隙,是肉眼可见的顺滑。
而种嫩的翡翠在500倍放大镜下的表现,就没有那么赏心悦目了。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杂乱无章。颗粒不仅粗糙,排列还很无序,其表面的凹洞也清晰可见。
以上两张图的对比,就是种老和种嫩的内在结构区别。
不过,作为一位普通翠友,每次都要带着个500倍放大镜去逛翡翠市场,显然不现实。
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翡翠种老和种嫩的外在表现,也就是翡翠光泽的不同。
种老的翡翠,其表面光泽会呈现出起刚、起光、起莹等效果。
其中,起莹是种老翡翠的最高表现。
所谓的起荧现象,就是轻微晃动翡翠时,可以观察到一层朦胧如月光的白色光芒。
起莹属于一种光学现象,至少是冰种以上,才有可能出现。
种老的翡翠之所以会呈现起莹现象,是因为其内部颗粒晶体不仅结合紧密,排列顺序还很整齐,从而提高了翡翠表面的折射率。
而种嫩的翡翠因质地疏松、表面凹凸点多,导致折射光线并不集中,光泽感也就很弱。
像铁龙生,就是种嫩的一个典型代表,不仅光泽感不强,还会呈现出蜡光,市场价值很低。
当然了,种老、透明度又高的翡翠,价值自然也不菲,老话说的“一分价钱一分货”还是有道理的。
如果大家在市场上有遇到价格低廉的“高货”翡翠,别急着想捡漏,先确定是不是处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