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是含铬和(或)钒的绿柱石,属于四大名贵宝石之一,也是最古老的贵宝之一。品质优质的祖母绿在市场中可谓价值不菲,一颗难求。


祖母绿原石晶体


对于祖母绿,除了我们常说的祖母绿宝石,还有其他特殊品种,一般人难得一见,可谓稀有中的稀有。


祖母绿的特殊品种包括:祖母绿猫眼、星光祖母绿、祖母绿达碧兹。值得一提的是,具有“油滴效应”的祖母绿也是其特殊品种之一。


祖母绿猫眼&星光祖母绿


祖母绿猫眼和星光祖母绿因为那抹独特而稀有的“光”,深受消费者喜爱。


“猫眼”和“星光”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出现。将成捆的丝线放在灯光或者阳光下,可以看到一条亮线,而这条亮线是垂直于丝线缠绕方向的。


成捆的丝线上形成的亮线


猫眼的形成原理与这个类似,猫眼眼线的形成是由于宝石内部平行排列的针状或者纤维状包体对光的反射,而这些纤维状或者针状的包体就相当于成捆的丝线。


一组优质哥伦比亚祖母绿猫眼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猫眼眼线的方向是垂直于包体方向的。三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即可形成三条相交的星线,也就是形成六射星光


星光祖母绿


优质的祖母绿猫眼不仅要求宝石内部包裹体高度的平行且贯穿整个宝石,还要求宝石的切割比例以及方向得当。当眼线不清晰、弯曲或者非常不完整时,不能将其定名为祖母绿猫眼/星光。


祖母绿达碧兹


祖母绿达碧兹是祖母绿中十分稀有的种类,因为外观形状酷似以前西班牙人用来压榨甘蔗的磨轮(Trapiche),取其发音,音译过来就叫做达碧兹(Trapiche)。


达碧兹祖母绿



这种特殊品种的祖母绿中有六条臂,有时中心可见六方环。祖母绿臂和环的分布,常见下图几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达碧兹


达碧兹祖母绿主要出现于哥伦比亚,近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也有发现。


对于哥伦比亚祖母绿达碧兹这种六条臂的特殊结构是由钠长石、碳质包裹体组成。而对于巴基斯坦祖母绿,它的六条臂主要是由磁铁矿片状包体组成。


哥伦比亚达碧兹祖母绿


关于达碧兹成因的解释,从矿物学和结晶学的角度出发,出现过双晶成因、晶体生长速度变化成因、物化条件变化成因等多种解释。


后来利用X-射线照相技术,发现达碧兹祖母绿是一个单晶体,那些组成放射性结构的黑色物质,可以说是达碧兹祖母绿的包裹体。


哥伦比亚达碧兹祖母绿示意图


现如今,被广泛接受的成因解释有Sunagawa在1999年用晶体整张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枝晶生长和层生长分阶段进行的生长过程模型(这里的枝晶就是包裹体)。


他认为如果有核的话,核部会首先形成,按照层生长理论进行生长,当驱动力增加,一个枝晶状的多相生长在核周围出现。之后,随着驱动力降低,周围的祖母绿才开始按照层生长理论生长,使得其中的祖母绿部分形成。


巴基斯坦达碧兹祖母绿


2015年,Pignateli等通过对Muzo、Coscuez和Penas Blancas矿区的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合具体地质背景,认为哥伦比亚达碧兹祖母绿的生长是由于构造运动导致的减压造成成矿流体过饱和,这种过饱和导致枝晶生长,减压过程结束,流体的过饱和度下降,枝晶停止生长,在达碧兹祖母绿之上,普通的祖母绿晶体开始生长。


祖母绿的“油滴效应”


“油滴效应”是由于祖母绿的结构而产生的一种光学效应。“油滴效应”与克什米尔蓝宝石中的天鹅绒外观相似,给人柔和之美。


哥伦比亚祖母绿“油滴效应”


“油滴效应”顾名思义,看起来就如油珠浮在水面上的样子,不同的是祖母绿中的“油珠”不是圆的,而是六边形的。可以看成祖母绿中很多很多细小透明的六边形柱子紧密地立在一起。当我们从上往下俯视柱子的顶端,会看到很多很多的六边形,如蜂巢一般。


“油滴效应”放大观察


由于这些柱子是透明的而且六边形面在柱子顶端,就如油珠浮在水面。而这些柱子则是一个个细小的祖母绿,最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祖母绿。


“油滴效应”祖母绿主要产于哥伦比亚,在木佐和切沃尔矿区均有产出。


延伸阅读

祖母绿海螺


20世纪80年代,哥伦比亚Gachala矿山发现一颗海螺形状的祖母绿,称为祖母绿海螺(Emerald Gastropods),这颗祖母绿仅重2ct,品质较低,其真实性因只有一颗而受到许多方面人士的质疑。


祖母绿海螺(图源Fabreminerals网站 )


随后几年中,又发现有三颗祖母绿海螺,以及形状不完整的碎块,才证实了第一颗的真实性。


祖母绿海螺(图源网络)


显微镜下显示,祖母绿海螺的形成是由海螺化石的碳酸盐成分被交代而成,首先在海螺外层结晶出祖母绿微晶,而后向海螺内部逐渐结晶。由于形成环境较稳定,晶体颗粒变大呈晶簇状,形成后的祖母绿集合体整体外形仍保留原始海螺化石的形态。这一现象表明哥伦比亚祖母绿可能为低温热液成因。


大自然这个创造大师好像尤为钟爱祖母绿,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祖母绿作品